跳至主要內容

策略 1: 提升認知

  1. 雖然乙型肝炎在香港相當普遍,公眾對其的認知卻未如理想。2010年一項電話調查顯示,506名受訪者當中,只有55%受訪者知道乙型肝炎是導致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最常見病因,亦只有65%的受訪者知道母嬰傳播是其中一項風險因素。此外,大多數受訪者(73%)錯誤地相信乙型肝炎病毒可透過食用受污染的海鮮而傳播 [36]。
  2. 社會亦存有一些對丙型肝炎的誤解。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丙型肝炎是可以治癒的。許多患者認為丙型肝炎病情較溫和,病人拒絕治療(31.9%)往往是丙型肝炎病人未有接受治療的最常見原因 [37]。較近期的研究顯示,有16%獲提供治療的丙型肝炎病人拒絕接受治療 [34]。拒絕治療比率高企的部分原因可能是不理解丙型肝炎的嚴重性及其治療的有效性。此外,部分人認為丙型肝炎僅與注射毒品相關,而忽略了血液和體液接觸、母嬰傳播及男男性接觸等亦帶有潛在的傳播風險。因此,提升公眾對丙型肝炎的關注和認知非常重要,一方面可避免污名化,另一方面可提升公眾對有關測試以及其後的轉介和治療的接受程度。

按照不同目標群組的需求,例如一般市民、醫護人員、風險群組、病人及其服務提供者等,制定有關乙型及丙型肝炎的社區參與和提升認知的計劃。

營造有利的環境以應對在公眾認知提升後出現的服務需求增長。

策略 1.1: 公眾宣傳活動

  1. 提升公眾認知一方面可提高一般市民對病毒性肝炎的關注與認識,另一方面可消除對肝炎病人的歧視,對防治工作以及爭取社會對政策的支持均極為重要。因此,宣傳活動應根據本地情況而進行,並帶出簡單並具針對性的健康信息。
  2. 衞生署控制病毒性肝炎辦公室一直透過不同的渠道向市民大眾提供健康教育,包括:電話熱線、互聯網、資料單張、小冊子及健康講座等。
行動措施

表 5. 宣傳活動年度主題

策略 1.2: 醫護人員的專業培訓

  1. 專業培訓的目的在於促進循證診斷和治療,從而提升醫護人員應對乙型及丙型肝炎的能力和技能。培訓內容集中於處理乙型及丙型肝炎個案時所需的實用知識,以改善有關醫療服務的質素和一致性。

知識、態度及行為評估

  1. 實證顯示,經嚴謹評估後制定的教育課程,能改變專業人員或病人的行為 [38]。知識、態度及行為評估旨在收集評估對象在某特定主題方面的知識(即知道甚麼)、態度(即想甚麼)和行為(即做甚麼)等資訊。制訂供醫護人員長期使用的專業培訓教材時,應當進行知識、態度及行為評估。

目標群組

  1. 肝炎護理流程涉及多個不同的醫護專業,因此應為不同專業醫護人員度身訂造培訓教材,以滿足不同專業的個別需求,確保病人在整個護理過程中得到適當護理。
  2. 專業培訓應能滿足服務需求,並能支援優先及政策驅動的計劃的實施。例如,為支援在2020 - 2021年推行為乙型肝炎病毒載量偏高的孕婦提供抗病毒藥物的計劃,參與該計劃的婦產科醫生和助產士將會獲安排接受知識、態度及行為評估。
  3. 其後會按服務需求,為其他專科的醫生作知識、態度及行為評估,例如(一)肝臟科、腸胃科或傳染病科以外的內科醫生、(二)家庭醫生和普通科醫生及(三)其他醫生,如腫瘤科醫生和外科醫生。
  4. 按評估結果,為醫護專業制定相應的專業發展計劃,以提升其對護理乙型及丙型肝炎的能力。此外,亦應為其他界別的醫護人員制訂專業培訓教材。
行動措施

策略 1.3: 教育風險群組、病人及其服務提供者

  1. 針對風險群組的輔導和教育旨在引導其行為改變,以降低他們感染乙型及丙型肝炎的健康風險,例如採取安全性行為及戒除注射毒品。病人及風險群組需認識乙型及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及了解治療的好處,從而預防其慢性感染所帶來的不良後果,例如肝硬化和肝癌。
行動措施

針對風險群組、病人及其服務提供者,提供以下教育:

策略 1.4: 建立支援環境

  1. 為了消除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必須識別和治理受感染人士,以減低慢性感染及進一步傳播病毒的風險。建立支援環境將有助有效識別和治理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
行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