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策略 4: 扩展治疗

现有的治疗方法可抑制病毒复制来有效控制慢性乙型肝炎及治愈慢性丙型肝炎,从而大幅降低与乙型或丙型肝炎相关的患病和死亡数字。

为乙型及丙型肝炎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对降低与肝炎相关的死亡数字至为重要。

策略 4.1: 提升治疗乙型肝炎的能力

  1. 世卫订立了于2030年前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标,务求让诊断率与治疗率分别达到90%和80%。
  2. 虽然香港已在1988年实施初生婴儿普及乙型肝炎疫苗注射计划,但由最初感染直至出现并发症,如肝硬化和肝癌,通常长达数十年。这意味着乙型肝炎引发的疾病负担在香港数十年内仍然会持续处于高水平。目前,乙型肝炎的感染率估计为7.2%,即约有54万名乙型肝炎患者。
  3. 基本上,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都需要长期医疗护理:
    • 对于相关患病风险较高且能受益于治疗的乙型肝炎病人,应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 对于没有即时需要接受治疗的病人,应恒常接受监察,并在需要时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 由于慢性乙型肝炎是引发肝癌(肝细胞癌)的重要病因,因此很多专家指引均建议对高风险群组定期进行肝癌监测,一般包括肝脏超声波检查和量度血清甲胎蛋白 [56]。
  4. 为了实现世卫订立的目标,香港应提升诊断和治理乙型肝炎的服务量,以应付大量的服务需求。
  5. 鉴于有限的医疗资源及人口老化带来的各种竞争性需求,有必要制定短期和长期计划来增强和优化公共及私营机构对乙型肝炎的治理能力。
  6. 基层医疗服务提供者应参与乙型肝炎病人在社区的诊断和治疗。透过普通科医生、家庭医生和肝脏科专科医生共同护理的紧密协作模式,厘定各自的分工,为病人提供更适切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行动措施

  1. 现阶段改善治理乙型肝炎承载力聚焦于现有知识及现行渠道上可执行的建议。同时,各界均同意有需要研究及商讨其他可行方法,以善用私营机构于检测及治理乙型肝炎上的承载力及资源,当中可包括:研究可能的医疗服务提供模式,以减低一般市民在私营机构寻求护理服务的财政阻碍;为公营及私营机构在治理乙型肝炎病人上所担当的角色定位;及为不同疾病阶段的乙型肝炎病人订下所需的治理程度等。

策略 4.2: 扩展直接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丙型肝炎

  1. 治愈慢性丙型肝炎具极大临床益处 [57]。即使病人已出现肝硬化,治愈丙型肝炎仍可能逐渐逆转其肝脏纤维化的程度 [58,59]。减轻纤维化的程度和恢复肝脏功能,皆可以降低肝炎并发症、肝细胞癌的风险和总死亡率 [60,61]。而且,治愈慢性丙型肝炎亦有助消除病毒的传播 [62,63]。
  2. 现时已有简单而有效的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所有病毒基因型的丙型肝炎,对曾经接受治疗及从未接受治疗的病人同样有效,其治愈率一般高于90% [5]。
  3. 尽管直接抗病毒药物的治愈率很高,但它并不能给予患者免疫力,不能保护患者将来免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如果患者仍持续进行高风险行为,仍然可能再次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药物的适应症

  1. 根据目前世卫的建议,对所有确诊丙型肝炎的患者,不论其疾病阶段,只要年龄达12岁或以上,皆应进行治疗 [5]。针对12岁以下患有慢性丙型肝炎的儿童,世卫建议把治疗推迟,直至儿童达12岁。

本地情况

  1. 在2019年之前,医管局资助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病人,仅限于忌用或不耐受传统干扰素治疗的晚期纤维化或肝硬化病人。
  2. 丙型肝炎的治疗不仅受到直接抗病毒药物的供应所限,也受限于诊治感染的设备和实验室设施,提升各方面的承载力也是治理丙型肝炎中不可缺少的。
行动措施

策略 4.3: 消除目标群组中的丙型肝炎

  1. 消除目标群组中的丙型肝炎,是透过界定及划分出特定的人口组别,如基于环境、地理区域、分组人口及年龄等因素,实施针对性措施以逐步实现最终消除丙型肝炎的目标 [64]。根据丙型肝炎的疾病负担来选定目标群组,在较小且明确划分的高风险群组落实干预措施,有助更快及更有效率地实行消除丙型肝炎的计划 [65]。

本地情况

  1. 接受肾脏透析的人士和爱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丙型肝炎感染率显著高于一般人口,而现时亦有对这两类人士进行丙型肝炎筛查。

策略 4.3.1 筛查及治疗正接受透析治疗的末期肾衰竭病人

  1. 接受透析治疗的病人感染丙型肝炎,会对其肝脏产生不良影响 [66]。此外,越来越多证据显示慢性丙型肝炎亦会对肝脏以外的其他器官和系统造成严重后果。慢性丙型肝炎的肝外征状,与患丙型肝炎的慢性肾病病人出现肾功能下降的情况有关 [67]。
  2. 透析中心曾出现丙型肝炎的传播,甚至爆发。血液透析中心的丙型肝炎传播多与涉及血液接触的程序有关,如污染透析仪、连接喉管、针,甚至因血液溅溢而污染周围环境 [68]。
  3. 多年来,由于血液制品的筛查越趋完善,透析程序不断改进,以及红血球生成刺激剂的出现令输血需求减少等因素,预防血液透析病人中的丙型肝炎传播已得以改善。然而,接受血液透析人士的丙型肝炎感染率仍远高于一般人口 [69]。在香港,接受透析的病人丙型肝炎感染率为1 - 2%,相比之下,一般人口的丙型肝炎感染率则只有0.3% [19]。
  4. 结合适当的感染控制措施,治疗正接受透析的丙型肝炎病人,可达到「治疗即预防」的作用,从而减少透析中心内出现丙型肝炎传播,同时也可减低医护人员于护理病人期间接触到丙型肝炎病毒的风险。

于医管局内接受血液透析的人士

  1. 对此群组进行严格的丙型肝炎筛查是感染控制措施的一部分。部分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测试呈阳性且正接受血液透析病人,若他们已在肾脏移植轮候名单上,或者出现明显的肝纤维化,可能已接受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目前,严格遵循感染控制措施仍然是预防丙型肝炎在透析中心中传播的最重要方法,而向病人提供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可减少他们血液内的病毒量,进一步降低传播风险。

于医管局内接受腹膜透析的人士

  1. 由于已发展国家的肾脏替代治疗以血液透析为主,接受腹膜透析病人中出现医源性丙型肝炎传播的实证很少。然而,腹膜透析是医管局肾脏替代治疗的一线治疗方案,也是现时香港最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
  1. 腹膜透析的丙型肝炎传播风险相对较血液透析低,然而在接触体液或伤口时,如间歇性腹膜透析或快速液体交换期间、治疗腹膜透析导管伤口期间,仍可能发生感染。此外,进行腹膜透析的病人中,亦有相当部分病人及后转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他们甚或可能因急性病况而需要进行紧急血液透析。因此,这类病人也能受益于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

正接受透析治疗的末期肾衰竭病人的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

  1. 以往治疗丙型肝炎是采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由于这两种药物都需经肾脏清除,因此出现肾功能障碍的病人用药,便需要大幅减少剂量。干扰素治疗对于透析病人的疗效差,不良反应发生机会高。现在,治疗透析病人的疗法方案,已包括使用经认证的直接抗病毒药物。由于此药物不需要经肾脏清除,因此无需剂量调整 [70]。
行动措施

策略 4.3.2 筛查及治疗同时感染爱滋病病毒的病人

  1. 爱滋病病毒感染和丙型肝炎都是全球卫生议题,全球约有3 790万人感染爱滋病病毒,而患有慢性丙型肝炎则达7 100万人 [2,71]。由于有着共同的传播模式,全球爱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6.2%同时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当中大部份是注射毒品人士 [72]。自2008年至2018年,香港对4 186名感染爱滋病病毒的病人进行筛查,发现其中377名(9%)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呈阳性反应 [19]。
  2.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于同时感染爱滋病病毒的病人会产生不良的临床结果。随着更好的抗病毒药物出现,爱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寿命变得更长,肝脏疾病逐渐成为其发病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感染爱滋病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会加速丙型肝炎并发症的出现,如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73]。此外,慢性丙型肝炎增加了爱滋病病毒感染者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出现药物性肝脏中毒的风险。
  3. 为同时感染爱滋病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提供直接抗病毒药物,除了可治愈丙型肝炎外,还可以减少丙型肝炎病毒在爱滋病病毒感染者间的传播,从而达到「治疗即预防」的效果。加上透过针对预防再次受感染的教育和辅导,就可达到在爱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消除丙型肝炎。
  4. 由于目前在医管局或卫生署诊所接受护理的爱滋病病毒感染者已在医疗体系内作定期跟进和疾病监察,若他们同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便可及时联系治疗,故可被视为合适的目标群组,实施针对性的消除病毒性肝炎策略。

爱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

  1. 无论丙型肝炎病人是否同时感染爱滋病病毒,使用直接抗病毒药物的适应症及选择都相似,而且疗效同样高,治愈率超过90% [74]。考虑是否为同时感染爱滋病病毒的病人处方直接抗病毒药物时,主要需要留意的是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的潜在药物交互作用。
行动措施

策略 4.4: 向注射毒品人士推广丙型肝炎测试

  1. 注射毒品人士中的丙型肝炎疾病负担相当高,在近期曾注射毒品的人士中,感染率估计超过40%,相当于全球有610万名丙型肝炎患者 [75]。因此,注射毒品人士应被定为优先群组,加强预防、检测、转介护理、治疗和跟进护理,以实现世卫在2030年前消除丙型肝炎的各项目标。
  2. 国际指引建议针对现时或曾经注射毒品人士进行丙型肝炎测试。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亦建议,仅试过注射一次毒品的人士也应被纳入筛查范围 [76]。
  3. 面对本港注射毒品人士的丙型肝炎感染率偏高的情况,为注射毒品人士进行丙型肝炎测试及安排他们接受治疗,对达到世卫2030年前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标至为关键。

治疗即预防

  1. 治疗丙型肝炎能预防病毒在注射毒品人士中进一步传播。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利用「治疗即预防」的策略,可减少注射毒品人士传播丙型肝炎病毒 [77]。一些数学模型显示,只要稍微增加注射毒品人士中的丙型肝炎治愈覆盖率,都足以降低感染率和发病率 [78,79]。现时的重点是如何优化治疗服务,从而达致「治疗即预防」的最大效益。因此,如多个丙型肝炎模型研究所示,扩展注射毒品人士的治疗规模是实现这些消除目标的关键 [80,81]。
  2. 丙型肝炎的评估和治疗通常于高度系统化的第二层或第三层医疗护理机构内提供,而注射毒品人士一般未必能够遵循在这些高度规整的医疗机构中接受治疗,因而被视为难以接触的群组 [82]。因此,应考虑在其他场所内(如美沙酮诊所和惩教设施)招揽注射毒品人士,参与各项卫生计划。

美沙酮诊所

  1. 香港为吸毒者提供多种模式的治疗和康复服务,以应付其不同需求。卫生署透过美沙酮诊所的门诊网络,为鸦片类毒品吸食者提供美沙酮治疗计划。
  2. 参与美沙酮治疗计划前,美沙酮诊所的医生会对求诊者进行详细及有系统的评估,包括病历、社交史和身体状况等的评估。除了医生的医学评估之外,诊所提供的服务还包括辅导、转介至其他专科服务及疫苗注射等。

资讯箱 3. 美沙酮诊所提供的服务

香港政府在美沙酮诊所为鸦片类毒品吸食者提供治疗服务。
美沙酮诊所提供的治疗服务包括:
(一)医学评估和健康教育;
(二)处方美沙酮作代用治疗或戒毒治疗;
(三)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指导和辅导服务;及
(四)必要时转介至其他戒毒服务机构。

  1. 目前,美沙酮诊所的登记病人人数约为5 200人,每日平均有3 900人次到诊 [83]。因此,美沙酮诊所可以作为接触注射毒品人士的合适平台。

惩教设施

  1. 有报告指出,在囚人士中的注射毒品人士比例较高 [84],原因可能是犯下与吸食毒品相关的刑事罪行,以及为获得购买毒品的金钱而从事犯罪活动 [85,86]。
  2. 海外已有证据显示在监狱中开展丙型肝炎治疗计划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并可达到与社区为本的治疗相若或更好的治疗效果 [87,88]。
  3. 香港所有的惩教院所均有提供医疗服务。羁留人士如需接受专科护理服务,将被转介至专科医生或公立医院以作跟进。

社区内的丙型肝炎测试

  1. 为鼓励市民主动检测丙型肝炎,并达到良好的检测覆盖率,遵守自愿检测和保密的原则至为重要。
  2. 采用透过手指穿刺采血或检测口腔液体等及具质素保证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即时测试,可能可以增加接受测试的人数。医护人员向接受测试人士传达即时测试的结果时,应把握机会对他们进行丙型肝炎的健康教育,包括丙型肝炎的传播方法、预防措施和疾病发展等,并应对测试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确定呈阳性的人士,提供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测试,以诊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转介护理

  1. 所有确诊丙型肝炎的病人,都应被转介作全面的丙型肝炎跟进。值得注意的是病人自身原因、结构性或经济因素皆有可能阻碍注射毒品人士接受丙型肝炎测试及转介作护理和预防。
行动措施